温度是导致光伏板发电量耗损的一个重要因素。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常情况下,每升高 1℃,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会下降约 0.3%至 0.5%。这是因为高温会增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从而降低电流输出。在炎热的夏季,光伏板表面温度可能会大幅升高,导致较为明显的发电量耗损。
二、阴影遮挡造成的发电量耗损
部分或完全的阴影遮挡都会对光伏板的发电量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是一小部分光伏板被遮挡,被遮挡部分的电阻会增大,不仅这部分的发电量减少,还会影响整个光伏板组串的电流输出,从而导致整体发电量的下降。例如,建筑物、树木或者其他物体的阴影投射在光伏板上,都可能引发这种耗损。
三、灰尘和污垢的影响
光伏板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会阻挡阳光的入射,减少到达电池片的有效光照,从而降低发电量。积累的灰尘越多,发电量的耗损就越严重。根据实际情况,灰尘和污垢可能导致光伏板发电量损失 5%至 30%不等。
四、光伏板老化和性能衰退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光伏板会出现老化现象,其发电性能逐渐衰退。材料的老化、封装材料的退化以及电池片的失效等都会导致光伏板的输出功率降低,从而造成发电量的耗损。一般来说,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光伏板的性能每年可能会下降 0.5%至 1%左右。
五、线缆和连接损耗
在光伏系统中,电流通过线缆和连接部件时会产生电阻,从而导致能量的损耗。不合适的线缆规格、过长的线缆长度以及不良的连接都会增加这种损耗,影响光伏板的发电量输出。
六、逆变器效率
逆变器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不同类型和质量的逆变器效率有所差异,一般在 90%至 98%之间。较低效率的逆变器会导致更多的电量在转换过程中损耗。
七、安装角度和方位偏差
如果光伏板的安装角度和方位没有按照最佳的地理位置和光照条件进行设置,会导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从而影响发电量。与理想的安装角度和方位相比,偏差越大,发电量的损失就可能越显著。
综上所述,光伏板的发电量耗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减少这些耗损,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需要在系统设计、安装、维护和运行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