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伏天
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二、三伏天的划分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和末伏的时间相对固定,初伏为 10 天,末伏为 10 天。而中伏的时间则有长有短,可能是 10 天,也可能是 20 天。
三、2017 年初伏的天数
2017 年的初伏从 7 月 12 日开始,到 7 月 21 日结束,共计 10 天。
四、决定中伏天数的因素
决定中伏天数长短的因素是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如果有四个庚日,中伏为 10 天;如果有五个庚日,则中伏为 20 天。
五、2017 年中伏的天数
2017 年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分别是 6 月 27 日(庚戌日)、7 月 7 日(庚申日)、7 月 17 日(庚午日)、7 月 27 日(庚辰日)、8 月 6 日(庚寅日),所以 2017 年的中伏为 20 天。
六、2017 年末伏的天数
2017 年的末伏从 8 月 11 日开始,到 8 月 20 日结束,共计 10 天。
七、三伏天的注意事项
在三伏天里,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人们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或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总之,2017 年的一伏即初伏为 10 天,整个三伏天一共 40 天,这是一个炎热且需要特别注意养生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