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厂房结构与承载能力
1. 屋顶结构
– 厂房的屋顶结构应稳固,能够承受光伏组件、支架以及可能的风雪等附加荷载。常见的屋顶结构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 对于老旧厂房,需要对屋顶结构进行评估和加固,以确保其安全性。
2. 承载能力
– 屋顶的承载能力是关键因素。需要根据光伏组件的重量、支架的重量、风荷载、雪荷载等计算出总荷载,并与屋顶的设计承载能力进行对比。
– 若承载能力不足,可能需要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支撑柱、加固钢梁等。
二、屋顶朝向和倾斜角度
1. 屋顶朝向
– 理想情况下,厂房屋顶朝向正南方向,以获得最大的太阳能辐射量。但在实际中,只要屋顶朝向在正南方向左右 30 度范围内,都能有较好的发电效果。
2. 倾斜角度
– 合适的屋顶倾斜角度可以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一般来说,当地纬度加上 5 到 15 度是较为理想的倾斜角度。
– 对于平屋顶,可以通过安装可调式支架来优化角度。
三、厂房所在地区的光照条件
1. 日照时长
– 了解厂房所在地的年平均日照时长和日照强度。日照时长越长、强度越高,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就越大。
2. 气候条件
– 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如是否经常有雾霾、阴雨天气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四、电力接入条件
1. 电网容量
– 需确认厂房所在区域的电网容量是否能够接纳光伏系统所发的电量。如果电网容量有限,可能需要进行电网升级改造。
2. 接入距离和成本
– 评估厂房与电网接入点的距离,距离越远,接入成本可能越高。
– 了解当地电网对于分布式光伏接入的政策和要求。
五、产权与许可
1. 厂房产权
– 确保厂房具有清晰的产权归属,以便顺利进行光伏项目的申报和建设。
2. 规划许可
– 办理相关的规划许可手续,确保光伏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
3. 电力许可
– 向当地电力部门申请并获得接入许可。
六、经济与投资
1. 初始投资
– 考虑光伏系统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初始投资成本。
2. 预期收益
– 根据当地的电价政策、发电补贴以及系统的发电量预测,计算项目的预期收益。
– 进行投资回报率和回收期的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七、维护与管理
1. 定期维护
– 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包括组件清洗、设备检查、故障排除等,以确保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2. 专业人员
– 配备或委托专业的维护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综上所述,厂房做光伏需要综合考虑厂房结构、屋顶条件、光照资源、电力接入、产权许可、经济投资以及后续的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条件。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规划,以确保光伏项目的顺利建设和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