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一般来说,互补品分为两类:
1. 直接互补品:比如汽车和汽油,打印机和墨盒,没有汽油汽车无法行驶,没有墨盒打印机无法正常工作。
2. 间接互补品:例如住房和家具,购买了住房之后,往往会考虑购买家具来完善居住环境。
二、控制互补品的策略
1. 整合控制
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或合并互补品的生产企业,实现对互补品的直接控制。例如,一家电脑制造商收购一家显示器生产企业,从而确保显示器的供应和质量,同时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协同创新。
2. 合同控制
通过签订长期合同,规定互补品的供应数量、质量、价格和交付时间等条款,来实现对互补品的稳定控制。
3. 技术控制
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与自身产品高度兼容的互补品,形成技术壁垒,限制竞争对手的进入。
三、控制互补品的优势
1. 增加竞争优势
能够更好地协调产品与互补品之间的性能和质量,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提高利润水平
通过控制互补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整体利润。
3. 降低经营风险
减少对外部互补品供应商的依赖,降低供应中断或价格波动等风险。
四、控制互补品的挑战
1. 资源分散
投入大量资源去控制互补品的生产和运营,可能导致核心业务的资源被分散。
2. 管理复杂度增加
需要同时管理不同类型的产品和业务,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和成本。
3. 潜在的反垄断问题
过度控制互补品市场可能引发反垄断调查和监管。
五、成功控制互补品的案例
1. 苹果公司
不仅生产 iPhone、iPad 等核心产品,还自主开发和控制操作系统、应用商店等互补品,为用户提供了无缝的体验,增强了用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
2. 可口可乐
除了生产碳酸饮料,还控制了灌装厂和分销渠道,确保产品能够高效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总之,控制互补品是企业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选择,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