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氟废物
在光伏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电池片的制造环节,会使用含氟的化学物质。这就可能产生含氟的危险废物,例如含氟的废水处理污泥、含氟的废酸等。这些含氟废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重金属废物
光伏企业在生产中会用到一些含有重金属的材料,比如在电极制造过程中可能使用含铅、镉等重金属的化合物。这就会产生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如废铅膏、含镉废渣等。重金属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有机溶剂废物
光伏组件的封装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有机溶剂。生产结束后,会产生废有机溶剂,如废甲苯、废二甲苯等。这些有机溶剂大多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不仅对环境有害,还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四、废酸碱液
在光伏产品的清洗和蚀刻等工序中,会使用大量的酸和碱溶液。随之产生的废酸液和废碱液属于危险废物。废酸液具有强酸性,可能腐蚀管道和设备,同时对土壤和水体造成酸化污染;废碱液则具有强碱性,对环境也有不良影响。
五、废硅片和废电池片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合格或者损坏的硅片和电池片。这些废硅片和废电池片如果未经妥善处理,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释放到环境中,而且它们占用大量的空间,处理不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六、电子废弃物
光伏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在更新换代或报废后,会产生电子废弃物,如废旧电路板、电子元件等。这些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铅、汞、铬等,如果随意丢弃或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总之,光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危险废物。为了减少这些危废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危废的管理和处置,确保符合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