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品质。监造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
1. 硅片:检查硅片的纯度、少子寿命、电阻率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光伏组件的性能要求。
2. 电池片:检测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关键指标,保证电池片的质量稳定。
3. 封装材料:包括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背板、玻璃等。要检验 EVA 的交联度、背板的耐候性和玻璃的透光率等特性。
二、生产工艺监控
1. 焊接工艺:确保电池片之间的焊接牢固,无虚焊、漏焊等问题,焊接点的电阻要符合标准。
2. 层压工艺:监控层压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保证组件内部无气泡、分层等缺陷。
3. 装框工艺:检查边框的材质和强度,确保边框与组件的密封良好,能够有效防护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性能测试
1. 电性能测试:进行 I-V 曲线测试,测量组件的最大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电性能参数,判断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 绝缘测试:检测组件的绝缘电阻,以保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 热循环测试:模拟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工作状况,检验组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外观检查
1. 表面瑕疵:检查组件表面是否有划痕、污渍、色差等问题,保证外观整洁美观。
2. 电池片排列:确认电池片排列整齐,无歪斜、错位现象。
3. 引出线:检查引出线的长度、粗细和连接牢固程度。
五、包装与标识
1. 包装材料:监督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组件不受损坏。
2. 标识内容:检查组件上的标识,如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是否清晰、准确、完整。
六、质量文件审查
1. 生产流程记录:审核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包括原材料采购记录、生产工艺参数记录、测试数据记录等,确保生产过程可追溯。
2. 质量检验报告:查验每道工序的质量检验报告,确认组件在各个环节都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把控。
七、环境与安全监控
1. 生产环境:确保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条件符合生产要求,避免环境因素对组件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 安全措施: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是否到位,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监造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光伏组件的质量,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