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双面电池有哪些结构

一、异质结(HJT)结构

异质结 n 型双面电池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1. 超薄本征非晶硅层:位于晶体硅表面,用于钝化界面缺陷,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2.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有助于收集电流并传输到电极。
3. 金属电极:通过丝网印刷等工艺制备,实现电流的引出。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双面发电特性。HJT 电池的低温制备工艺减少了对硅片的热损伤,同时其对称结构使得电池的双面性能较为均衡。

二、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结构

TOPCon n 型双面电池的结构特点包括:
1. 超薄隧穿氧化层:能够实现高效的载流子选择性传输。
2. 重掺杂多晶硅层:提供良好的钝化效果和导电性能。

TOPCon 结构的优势在于与现有 PERC 产线兼容性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此外,其表面钝化效果优异,有效降低了表面复合速率,提高了电池的效率和双面率。

三、IBC(交叉指式背接触)结构

IBC n 型双面电池的结构具有独特之处:
1. 电池的正负电极均位于电池背面:减少了正面金属电极的遮光损失,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
2. 精细的背面电极设计:需要高精度的光刻和蚀刻工艺来实现交叉指式的电极布局。

IBC 结构的电池外观美观,效率潜力较大,但制造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成本有望逐渐降低。

四、HBC(异质结背接触)结构

HBC n 型双面电池融合了 HJT 和 IBC 结构的优点:
1. 正面采用 HJT 结构的钝化和导电层:保证了良好的正面性能。
2. 背面采用 IBC 的电极接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效率和双面性能。

HBC 结构在实现高转换效率的同时,还具备出色的双面发电能力,但工艺难度较大,目前仍处于研发和产业化的推进阶段。

综上所述,n 型双面电池的结构多样,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n 型双面电池有望在未来的光伏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群友通讯录帮你找到合作客户|群友科技 » n型双面电池有哪些结构
添加客服微信快速帮你找到合作商
群友通讯录帮你找到5000万生意伙伴
2000万采购商+3000万供应商在这里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