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式光伏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二)集中式光伏
集中式光伏电站一般指大型光伏电站,通常是在荒漠地区建设,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其发电直接并入公共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集中式光伏具有规模大、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发电效率高等优点。
二、按技术路线分类
(一)单晶硅光伏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单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但成本相对较高。
(二)多晶硅光伏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电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其成本较单晶硅低。
(三)非晶硅光伏
非晶硅太阳电池是 1976 年出现的新型薄膜式太阳电池,它与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工艺过程大大简化,硅材料消耗很少,电耗更低,成本低重量轻。
(四)碲化镉光伏
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光伏技术。
(五)铜铟镓硒光伏
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具有性能稳定、抗辐射能力强等优势,光电转换效率也较高。
三、按电池结构分类
(一)同质结光伏
同质结是指在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中形成的 PN 结。同质结光伏电池结构简单,但效率相对较低。
(二)异质结光伏
异质结是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的 PN 结。异质结光伏电池具有更高的开路电压和转换效率。
(三)叠层光伏
叠层光伏电池是将多个不同带隙的电池材料堆叠在一起,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谱,从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四、按安装方式分类
(一)屋顶光伏
安装在建筑物屋顶的光伏系统,不占用额外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建筑物闲置空间。
(二)地面光伏
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的光伏系统,通常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
(三)水面光伏
漂浮在水面上的光伏系统,可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还能减少水面蒸发,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四)建筑一体化光伏
将光伏组件与建筑物的外观、结构等相结合,如光伏幕墙、光伏瓦等,实现美观与发电的双重功能。
总之,光伏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光伏技术及其应用,从而推动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