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选择和使用海外仓时,应充分评估其潜在的风险和成本,制定合理的策略来最大化其效益。本文将探讨海外仓的主要缺陷,帮助电商企业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物流模式。
一、仓储成本高
虽然通过错峰集发的方式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但货物一旦到达海外仓,就会产生按天计费的仓储费用。这些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租金、保险、管理费等,对于一些利润较低的商品来说,高额的仓储费用可能会侵蚀大部分利润。
二、库存压力大
选品失误或市场预测不准确可能导致货物滞销,大量库存积压在仓库中,不仅无法变现,还会持续增加仓储成本。由于货物存储在海外,处理起来更加困难,卖家往往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
三、资金周转不便
批量备货至海外仓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将被固定在库存、物流和仓储上,而资金回流周期较长,这可能导致卖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资金压力可能更加难以承受。
四、海外可控性差
海外仓的操作受到当地政策、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和自然因素等多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例如,货物在进口时可能被查扣,或者在当地仓库中被没收,这些风险对卖家来说可能是巨大的。
五、受海外仓服务商运营能力影响大
海外仓服务商的运营能力直接关系到货物的安全和配送效率。一旦服务商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如货物派送延误、仓库被查封、货物被没收等,卖家将面临不可挽回的损失。
六、对卖家的选品要求更严格
使用海外仓发货的产品必须保证质量,并且需要满足当地买家的需求。对于商品种类繁多的公司来说,决定在海外仓囤积哪些SKU的货物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选品不当或市场把握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损失。
七、对卖家的仓管数据监控要求高
卖家需要实时监控商品的出入仓、上下架等详细数据,以避免货物丢失或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即使在亚马逊这样拥有完整仓管和配送体系的平台上,也可能出现货物丢失的情况,更不用说第三方海外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