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仓库存的销售周期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外仓库存的销售周期,库存周期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周期。通过去库存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大致40-45个月的周期。库存周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主动增加库存、被动增加库存、主动减库存、被动减库存。本文探讨包括库存可售天数和库存周转率两个核心指标,以及它们对企业运营效率和财务健康的影响。

一、库存可售天数

库存可售天数(Days of Inventory, DOI)是衡量当前库存能支持销售多少天的指标,直接影响仓租费用和资金占用。计算公式为:当前库存数量 ÷ 近N天的平均销售量。例如,如果一个SKU的日均销售量是10,当前库存为100,则DOI为10天,表明在不补货的情况下,现有库存能支撑10天的销售。

DOI的管理至关重要,过高意味着资金过度占用和增加仓租费用,过低则可能导致缺货风险。理想的DOI应考虑运输时长、采购周期等因素,确保库存既不过剩也不短缺。例如,从中国到美西的海外仓上架时长约为30天,国内采购时长假设为15天,则理想的DOI应维持在45天左右,以保持库存连续性而不增加不必要的资金占用。

二、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售出的产品数量与平均库存数量的比率,是衡量库存管理效率的关键指标。计算公式为:销售成本 ÷ 平均库存。其中,销售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费用等。

高库存周转率表明企业库存流动性好,资金回笼快,运营效率高;低周转率则可能指示库存积压或销售不畅,需要调整策略。例如,一家企业年度销售成本为500元,年初和年末库存分别为40元和50元,平均库存为45元,则库存周转率为11次/年,表明一年内库存被有效轮换了11次。

三、简化计算与管理

对于跨境销售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以下简化公式快速测算库存周转率:某时段的销售数量 ÷ 平均库存。这种方法忽略了其他成本因素,直接关注销售数量与库存的关系,便于快速评估库存流动性。

同时,可售天数的计算也应考虑各个SKU的具体情况。不同SKU的销售速度不同,可能会对整体的可售天数产生影响。因此,管理时应关注各个类别的库存占比和销售情况,针对性地优化库存结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群友通讯录帮你找到合作客户|群友科技 » 海外仓库存的销售周期
添加客服微信快速帮你找到合作商
群友通讯录帮你找到5000万生意伙伴
2000万采购商+3000万供应商在这里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