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加工
铁氟龙/特氟龙/聚四氟乙烯/PTFE/PFA/FEP/PEEK/PVDF等各类特种工程塑料,🉑来图定制。四氟制品(棒、板、膜、管、异形件加工)132********微信同号
发布人详细资料
发布人A 朱宏
公司广东铁氟龙厂家
职位开发经理
城市东莞市
发布时间2025/02/04 07:46
电话号码132********
扫二维码查看完整信息
给你推荐相近的合作商机内容

凌金华

管道焊缝间距的相关规范要求 #行业最新资讯# (1)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规定:两条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倍焊件的厚度,需焊后热处理时,不宜小于6倍焊件的厚度。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公称直径 小于50mm的管道,焊缝间距不宜小于50mm。 ②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管道,焊缝间距不宜小于100mm。 ③管道的环焊缝不宜在管托的范围内。需热处理的焊缝从外侧距支架边缘的净距宜大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应小于100mm。 ④不宜在管道焊缝及边缘上开孔与接管。不可避免时,应经强度校核 ⑤管道在现场弯道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3.5倍管外径:焊缝距弯管的起弯点不宜小于100mm,且不应小于管外径。 ⑥管道穿过安全隔离墙时应加套管。在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子与套管间的间隙应以不燃烧的软质材料填满。(2)GB/T20801《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规定:压力管道直管段对接焊缝当公称管径大于等于 150mm 时,焊缝间距不小于 150mm,当公称管径小于 150mm 时,不小于管子外径。(3)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管道焊缝位置规定: ①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②焊缝距离弯管(不包括压制、热推或中频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径。 ③卷管的纵向焊缝 应置于易检修的位置,且不宜在底部。(4)SH 350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管道焊缝的设置,应便于焊接、热处理及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除采用无直管段的定型弯头外,管道焊缝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 100mm。 ②焊缝与支、吊架边缘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0mm。需要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净距离应大于焊缝宽度的2倍,且不小于100mm。 ③管道两相邻焊缝中心的间距,应控制在下列范围内:直管段两环缝间距不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子外径;除定型管件外,其他任意两焊缝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

凌金华

周其仁演讲:中国企业如何反“内卷”?北大国发院教授周其仁在第七届世界浙商论坛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从国内“卷”到国外,为什么“卷”? “因为企业把过多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而没有放在客户身上。市场竞争是有对手的,同行都是对手。但市场竞争争什么?是争客户,争客户的好感,你有而对手没有的东西,会令客户更有好感,这样的客户开发永远没有止境。”周其仁说。 我们首先讨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今天所谓预期不稳,大家觉得没有把握,甚至犹豫和动摇,根本上来自于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认知上出现了问题,国际国内发生的事件,很多都超出了我们的经验。那么该怎么认识这个时代? 我1978年才有机会进大学,1982年毕业就听到邓小平同志讲,当时所处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对时代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至今已40年。今后40年、20年会怎么样?现在对今后5年10年20年会是和平还是战争,谁也没把握。 战争或和平,会影响资源的配置,影响各国政策重点的变化,影响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互动,也会从更广泛的角度对每一个企业经营的环境发生深刻影响。 美国从189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曾经占世界经济一半总量,之后从来没有换过老大的地位,但现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后起之秀,最显著的就是中国。新的竞争格局一定会引起重大的反应,一个在位的大国和一个追上来的大国,要完全和平相处并不容易。 这一大变局下,浙商能有作为吗?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启发。 学者麦迪森有本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他研究全世界各国上千年的经济发展历史,得出一条结论——一旦发生重大地缘冲突,世界的经济中心会转移。 8-13世纪,中国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和华夏农耕文明产生地缘冲突,到元朝达到高峰。这一冲突引发很多战争,也牵动新的经济开发潮流。大量北方力量南下,“衣冠南渡”,开发了长江以南广大的未开发地区。比如福建泉州,成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因为北方人大量南下后,擅长农耕文明的他们到了江南,没有辽阔的土地,被逼着转型升级,被逼着发展工业、造船、航海、贸易,创造了辉煌。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就介绍了14世纪之前即西方大航海之前中国辉煌的海洋文明史。当时中国的商船大部分是民营的,曾经开发到马六甲的东南亚圈、印度洋、阿拉伯海,直通亚历山大港到威尼斯,和欧洲经济打成一片。 第二个案例,奥斯曼帝国崛起后,地缘政治冲突,伊斯坦布尔被占,东罗马帝国灭亡。经过地中海的东西方贸易通道断了,冒险家、航海家、技术专家、科学家往西移,去求助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发出通过非洲南端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线,更直接往西航行,绕地球一周,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所以重大的地缘冲突不完全是坏事,它会发现新市场、新客户、新技术,铸造一个新局面。 更新的例子:美国是1890年崛起的,它为什么能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因为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后,大量黄金被带到美洲避险,大量人才去了美洲。今天美国的科学发达不是它本土的效果,而是因为大量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都从欧洲跑去了美国。 二战以后苏美争霸也是一场重大的地缘冲突,结果发展最好的既不是苏联也不是美国,而是东亚,因为双方都要争取这块地方,所以它反而发展得非常快。 现在是全球的布局正在风云激荡,微观上很多企业在找出路,在全世界找落脚的地方。这种微观现象背后,可能蕴含着世界历史主轴、资源配置的重大变化。浙商要对这种变化高度敏感。 企业搞经济,比家庭、国家有更大的弹性。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家蒋一苇有本著作,是《企业本位论》,这一理论提出,企业是经济组织,它和人类历史上搞经济的家庭和国家这两个组织都不同。家庭和国家都有局限性,最大的就是受限于地域。但企业不同,它是契约组织,只要和另外的经济主体有合作的利益、签订了契约,就可以到任何地方去。 浙商在全球布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介绍几个我直接访问过的。 宁波申洲国际马建荣董事长,我去访问时,问他为什么把厂设到越南去?他说一开始也不理解,2010年左右,因为他们为国际上很多服装大公司做生产,大客户强烈要求他们在中国以外设厂,他们就在越南设了一个厂。到全球疫情时,加上美国加征关税,他发现布局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只集中在一个地区,就很可能发生风险。 另一位浙商张毓强,我访问了他们在埃及的公司。为什么要在埃及这么远的地方投资9亿美元设立公司?因为他大量的好客户在欧洲,而工厂与欧洲只隔了地中海。工厂就在苏伊士运河工业区,进入苏伊士运河,7天内可以到欧洲任何国家,关税、运费都降低,也更靠近客户。他们还在土耳其设厂,生产玻璃纤维用于制造风机,因为客户不光要验产品,还要验厂,看生产过程。把厂设到靠近欧洲的地方,客户验厂方便,他们配套和售后服务也方便。 传音董事长竺兆江更有意思,国内几乎听不见他的声音。他曾经做过波导手机公司副总裁,2005年到欧洲去看市场,认为非洲有希望,但公司董事会不同意,他就辞职出来创办传音,专门开发非洲市场。他在非洲开发市场的过程,我到非洲去看,非常受教育。他要契合当地客户的要求,非洲很多国家还没有电,怎么卖手机?他就用太阳能光伏板武装经销商,所以非洲很多地方,人们在哪买手机就到哪里用太阳能板充电,最后在54个非洲国家站稳脚跟,成为非洲手机大王。这个故事表明,在我们这个时代,企业可以无远弗届,只要找到好客户,就可以走出去,把产能带出去,推进当地工业化,把当地农民转成工人,当地的购买力就能提升,市场就变厚了,否则我们永远找不到全球贸易的增量。 这两年国内很卷,很多企业“走出去”,又开始卷到国外。我最近又去了一趟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那边的地价、人工价格都上涨了,摆开一副要“卷”的架势。 为什么这么“卷”?因为企业把过多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而没有放在客户身上。市场竞争是有对手的,同行都是对手。但市场竞争争什么?是争客户,争客户的好感,你有而对手没有的东西,会令客户更有好感,这样的客户开发永远没有止境。 举个例子,宜家家居是瑞典的乡镇企业,发源地在斯德哥尔摩南部60公里的一个贫困山村,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爷爷在村里开小卖店,英格瓦5岁时就去帮忙。他很有商业头脑,因为村民太穷,连一盒火柴都买不起,他想出一点子,一根一根卖火柴。他成年以后,爸爸给他注册了公司,第一个商业项目就是利用周围山上没人要的木材,请人画图样,发给村民做家具。做完后他把家具收起来卖,先帮村民挣钱,他再挣村民的钱,这就是宜家的商业模式。在他们的博物馆里,创始人的照片是由无数普通人的照片组成的,象征着公司的志向是为全球普通人家改善生活,没有国界洲界。因为重视客户,所以它虽然看起来没有技术壁垒,但能做到覆盖全球几大洲。 还有一家公司,阿斯麦光刻机。它的产品是售价1亿-3亿美元的光刻机,用于制造芯片。它有极高的科技含量,但它的成功,是“客户第一”战略的胜利。阿斯麦团队开始做光刻机时只是飞利浦科研中心的一个试验项目,研发光刻机里一些关键技术,但从来没做过光刻机。后来飞利浦走了下坡路撑不下去,让它自己找股东。它找到一名优秀的CEO、企业家。这位CEO要带着团队做光刻机,但看起来根本没有前景,因为美国、日本的光刻机已经遥遥领先,他怎么打这个仗? 这位CEO说,我们如果要上奥运会,就冲着第一名去;我们光刻机是为造芯片的工厂造的,全世界谁芯片造得最好,我们就冲着它去,了解它对现有光刻机有什么不满意,我们就瞄准痛点来研发。最后他们就冲着生产了全世界约一半芯片的IBM而去,把市面上光刻机的短板补上,把产品送给IBM使用,最终成为今天光刻机领域的领先者。所以他们是先有最好的客户,再去研究客户痛点,研发技术解决痛点,最后拿下客户。 这个故事给中国企业启发。我从旁观察,看到中国企业花在客户身上的注意力不够,而花在对手身上的注意力太多,造成同质化竞争。 我国是后发国家,很多产品都是“看”到的,发达国家已经把产品造出来满街跑了,包括飞机、汽车、火车、轮船、互联网、手机、电动车。我们看到后,凭借低成本和拼命努力,把它攻克了,这很了不起。但是几十年的增长过后,一定要有改变,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造”,一定是很卷的,永远被动。 我们应该问一个问题:“看到了造”的产品是从哪来的? 我在美国中部访问过一家公司,他帮助盲人解决视力问题。他是一家由脑科学家主导的公司,脑科学家认为人不是靠眼睛看世界,成像区在大脑,很多盲人只是(成像传输的)通道坏了,大脑没坏,只要另外找通道把图像传进大脑,就可以看见世界。这个想法和眼科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按照这个思路开发出一款产品,有两个摄像头,通过舌下系统传输进大脑成像。这个产品在北京盲人学校做过测试,盲人可以看见颜色,可以投篮球。 这件事带来启发——所有产品最早是一个想法,尤其在近代科学革命以来,这个想法是“从原理出发”。自然界有因果联系,科学家发现这些联系后,技术专家把它变成有用的技术,企业家把技术组合成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我们要在源头上竞争,一定要从“看到了造”升级到“想到了造”。要有idea,而这个idea,只要有人群就会有想法,只要有人群,就可以选出优秀的人,在开放中创新。 吉利在瑞典哥德堡设立研发中心,因为它发现哥德堡有两所很好的欧洲大学,有很多优秀的研究项目和人才,因为瑞典是颁发诺贝尔奖的地方,它是全球科研网络中非常重要的节点。李书福和瑞典政府、瑞典皇家基金共同投了一个创新型研发中心,集聚了东西方各国人才。今天中国很多著名的公司都把研发机构设在全球,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共同氛围里长大的人才,有时候碰撞不够,因为大家很相似。 浙商一定要有不同的人碰撞出新的想法,有一个体系把想法变成技术,把技术结合成产品。所有这些活动冲着好的客户去,不断找更好的客户,用这个经验把企业做成世界级的强大企业,来带动经济转型,以适应这个时代。

凌金华

蓄电池放电试验及注意事项 #行业最新资讯# 蓄电池放电试验及注意事项 蓄电池组平时在电力系统中只是属于一个备用设备,但在事故状态下,蓄电池组却是直流负荷的唯一供给者,一旦蓄电池出问题,光伏电站发电系统将面临瘫痪甚至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是保障蓄电池正常运行和提高其性能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常用于无线电通信、船舶、汽车等各个领域。对于蓄电池来说,充电和放电是其最基本的工作状态。因此,通过对蓄电池组定期进行充放电的试验,可以提高其性能,激发容量,延长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电池,防止问题扩大化。 满足定期充放电试验的条件: 1、电池搁置不用时间超过三个月; 2、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低于2.18V; 3、电池放出15%以上的额定容量; 4、电池浮充电状态运行一年以上; 5、对部分容量低的电池更换后; 6、蓄电池每年应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放出额定容量的40~50%; 7、蓄电池每3年应进行一次容量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80%。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的步骤如下: 1. 放电前,应提前对电池组做均充,以使电池组达到满充电状态,一般以2.35V/单体充电12小时,静置12-24小时。 2. 记录电池组浮充总电压、单体浮充电压、负载电流、环境温度以及整流器(或开关电源)的其它设置参数,同时检查所有的螺钉是否处于拧紧状态。 3. 结合基站/交换局的实际情况,断开电池组和开关电源之间的连接,确认假负载处于空载状态后,把假负载正确连接到电池组正负极上,15分钟后记录电池的开路电压。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的注意事项: 1. 测试前接线时应按照“先仪器,后设备”顺序进行接线,即:先接仪器端的连线,后接电池和充电机端的连线。测试完毕,用户拆线时应按“先电池,后设备”的顺序进行拆线,即:先拆电池和充电机端的连线,后拆仪器端的连线。 2. 把蓄电池组的正极和充电机的连线断开,然后把充放电电缆按“H”(红色)“M”(红色)“L”(黑色)将仪器对应的正、负极与充电机正极和电池组正、负极并接。 3. 连接仪器220V电源线,注意保护地线应可靠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 4. 用户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注意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充电电缆严禁反接,否则会损坏设备。 5.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充电监测仪开始工作。 6. 因蓄电池在运行中欠充、过充、过放、环境温度过高等都会使蓄电池的性能劣化,所以只有对其进行核对性放电才能客观、准确地测出蓄电池的真实容量,才能保证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凌金华

如何确保热电公司长期生存的建议?#热电行业技术创新:加强研发投入,开发新型高效的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能效和降低排放。整合智能化技术,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力调配和管理的效率。多元化发展:拓展可再生能源业务,如太阳能、风能等,逐步形成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发展余热利用项目,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或供热。市场拓展:扩大服务区域,进军新的市场,尤其是那些能源需求增长迅速的地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开发项目。优化管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政策与融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获取新能源项目的补贴和优惠。探索多种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热电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品牌建设与服务升级: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开展绿色低碳活动,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逐步提供增值服务,如能效评估、咨询等,增强客户黏性。人力资源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建议和项目。通过以上措施,热电公司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凌金华

年需求100万吨生物质-燃煤电厂掺烧生物质燃料选择与技术适配分析 #行业最新资讯# 一、生物质燃料可得性与供应链稳定性1.木质颗粒- 原料可得性:主要依赖林业资源(木屑、木材加工副产品),集中分布于东北林区、南方速生林基地等。电厂若位于林区或木材产业带,则年供应100万吨生物质燃料需构建规模化供应链;非林区电厂则可能需跨省调运原料,汽车经济运输半径可达500km,同时也适应水运,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运输的能源贸易产品。- 预处理要求:需破碎至粒径<10mm,含水率<15%,适配直接混合燃烧技术。2.木片- 原料可得性:木片直接来源于木材破碎,对于在林区或周围木业丰富电厂而言,应考虑在200公里运输半径内可确保稳定供应。 - 预处理要求:破碎至粒径<30mm,含水率需降至20%以下,否则易导致制粉系统效率下降。 3.秸秆打捆- 原料可得性:农业区(如东北、华北)年秸秆产量超过8亿吨,但需构建集中收储网络以应对季节性供应特征。满足100万吨需求需覆盖半径50-100公里的农业区域,并配备烘干设备控制含水率在25%以下。- 预处理要求:要求精细化除杂至含杂率低于5%,粒径破碎至小于30mm,并添加防结焦剂。 4.秸秆压块成型燃料 - 原料可得性:来源分散但加工后可集中供应,适配农业区分布式压块加工厂,运输半径可达200-300公里。年供应100万吨需布局10—15个中型压块厂(单厂产能6万-10万吨/年)。 - 预处理要求:压缩密度0.8—1.1g/cm³,含水率<20%,适配间接气化或并联燃烧技术。 5.对比结论: - 农业区优先选择秸秆压块,通过分布式加工网络平衡季节性供应风险; - 区林优先选择木质颗粒或木片,需配套破碎与干燥设备; - 秸秆打捆仅适合电厂周边50公里内资源密集区域,需高额预处理投资。二、掺烧技术适配性与锅炉改造要点1.直接混合燃烧 - 适用燃料:木质颗粒、烘焙生物质。 - 技术优势:无需大规模锅炉改造,木质颗粒能直接与煤粉入炉混燃,热值利用率高,锅炉效率下降不超过0.5%。 - 改造要点:增设防回火料斗与螺旋上料机;优化配风系统(二次风补入比例提升5%~10%)。 2.间接气化燃烧 - 适用燃料:秸秆压块、打捆、低质量木片。 - 技术优势:气化后的生物质煤气被喷入煤粉炉中,这一做法有效避免了高氯、高碱金属对锅炉的直接腐蚀,同时实现了高达20%的掺烧比例。 - 改造要点:增设气化炉与燃气净化系统(投资增加15%~20%);优化燃气喷入位置(避免高温区结焦)。 3.并联燃烧(蒸汽侧耦合) - 适用燃料:秸秆压块、木片。 - 技术优势:独立生物质锅炉与煤粉炉蒸汽系统集成,可适应多种燃料,热效率达84%~86%。 - 改造要点:新建生物质锅炉(炉排型或循环流化床);蒸汽管道与控制系统升级。 4.技术适配优先级- 高热值燃料(木质颗粒、烘焙生物质)适配直接混烧,改造成本最低; - 中低热值燃料(秸秆类)需配套气化或并联燃烧,投资较高但可规避腐蚀风险。三、燃料特性对锅炉效率与寿命的影响1.热值与燃烧效率- 木质颗粒:热值介于4200至4500千卡/千克之间,掺烧比例达20%时,锅炉效率降低小于1%。- 秸秆压块:热值3800-4200 kcal/kg,气化后热值利用率提升至80%,效率下降约4%~6%。- 秸秆打捆:热值3200-3800 kcal/kg,直接混烧效率下降5%~8%。2.腐蚀与磨损风险 - 秸秆类燃料:高氯(水稻秸秆Cl⁻达0.5%)、高碱金属(K、Na)易引发高温腐蚀,需采用SA-213TP347H抗腐蚀钢材或低温燃烧技术(<800℃)。- 木质燃料:灰分<1%,硫含量低,对锅炉寿命影响最小。 3.灰分与结渣控制 - 秸秆灰分:3%~5%,熔点低(<1000℃),需配套旋风除尘+水膜净化设备。 - 木质灰分:<1%,无需额外清灰系统。 4.运维建议: - 对于秸秆类燃料的掺烧,需每月检查炉膛结焦状况,并每年对高温区的受热面管道进行更换。 - 木质燃料可延长检修周期至2年。四、综合推荐方案1.燃料-技术匹配策略 - 方案一(林区电厂): - 燃料:木质颗粒(60%)+木片(40%); - 技术:直接混合燃烧(木质颗粒)+破碎预处理(木片); - 优势:热值稳定可靠,改造投资较低(约为5000万元)。 - 方案二(农业区电厂):- 燃料:秸秆压块(70%)+烘焙生物质(30%); - 技术:间接气化(压块)+直接混烧(烘焙生物质); - 优势:原料成本低廉(约400元/吨),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2.供应链管理要点 - 秸秆压块:建立“农户-压块厂-电厂”三级收储体系,配套移动式破碎设备降低运输成本。- 木质颗粒:与相关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锁定价格波动风险。3.经济性测算(年需求100万吨)- 秸秆压块:燃料成本4亿-6亿元/年,预处理与气化设备投资2亿-3亿元; - 木质颗粒:燃料成本8亿-12亿元/年,改造投资0.5亿-1亿元; - 投资回收期:需要综合考虑燃料成本、锅炉效率和锅炉维修成本对改造投资回收期的影响。 五、建议与结论1.区域化选择优先级 - 东北/华北农业区:采用秸秆压块与间接气化技术,并配套分布式加工网络; - 南方林区/沿海进口便利区:利用木质颗粒进行直接混烧,同时依托相关的供应链; - 老旧电厂改造:采用烘焙生物质(即热解炭化技术),以适配原有的制粉系统。 2.政策与技术协同 - 积极争取秸秆收储相关的补贴政策,如农机购置补贴和仓储建设补助等; - 引入烘焙、气化等预处理技术降低燃料差异性。 3.风险管控- 建立原料储备库,储备量足以应对3个月的季节性断供问题; -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低氯秸秆预处理工艺。 4.结论- 若电厂资金充裕且追求长期稳定,优先选择木质颗粒直接混烧; - 若以降本为核心且原料供应可靠,优先考虑秸秆压块气化; - 避免未预处理的秸秆打捆直接混烧,需严格配套除杂与防腐系统。联合优发专注于碳中和服务、碳资产管理和零碳热能服务,以提供生物质零碳解决方案为使命,推动零碳社会建设。企业碳中和业务始于2005年,近20年为国内外上千家客户/机构提供多项能源/双碳领域服务,管理碳资产超 5000 万吨,团队经验丰富!
今日注册人数
6916
今日找供应人数
3480
今日找求购人数
7714
今日加入群人数
14652
今日热门资讯